菲方军舰长期非法“坐滩”破坏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发布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获悉,坐滩7月8日,菲方非法发布由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军舰礁珊j9《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基于卫星遥感和现场调查数据,长期首次全面系统评估了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破坏并深入分析了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原因。仁爱
非法“坐滩”军舰(红色△)在仁爱礁区位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
《报告》显示,菲律宾军舰长期在中国南沙群岛的生态仁爱礁非法“坐滩”,已经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调查j9具体体现在:
● 仁爱礁礁坪和潟湖坡区域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大幅下降,报告非法“坐滩”军舰周边降幅尤为明显;
● 非法“坐滩”军舰附近存在大量珊瑚礁碎块和死亡的坐滩珊瑚;
● 潟湖坡处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数和覆盖率明显低于向海坡一侧;
● 礁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群结构出现失衡,非法“坐滩”军舰周边尤为严重;
● 礁区海水中重金属、菲方非法发布油类、军舰礁珊活性磷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历史记录;在礁区散布有渔网等各类人为弃置物。长期
《报告》指出,导致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及其相关联的人类活动。一是军舰非法“坐滩”过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致命性破坏,其长期“坐滩”又对周边区域珊瑚的生长与恢复产生了较大抑制性影响;二是军舰锈蚀破损导致的重金属析出及舰上人员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等对珊瑚的健康生长造成了长期性危害;三是菲律宾渔船和舰上人员在渔业活动中弃置的渔网渔线等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2017年(上)和2024年(下)非法“坐滩”军舰甲板对比图(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
《报告》提出,菲律宾应将非法“坐滩”军舰清走,消除污染源,避免继续对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持续性和累积性危害。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绍聪
- ·第137届广交会即将举行,这些亮点值得期待
- ·2025春节档预售票房突破6亿元
- ·1月20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2256.8万人次
- ·中国“人造太阳”配上“赤霄光剑”
- ·潮州市饶平县:新型塑胶网箱更耐用 海上粮仓建设提“塑”
- ·2025年8月起实施!应急管理部发布化工氯气强制性国家标准
- ·五战全胜!中国队强势晋级亚冬会冰壶混双半决赛
- ·央行:2025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54.16亿笔
- ·商务部:中国调查机关依法推进进口牛肉全球保障措施调查
- ·春节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未发生重大以上灾害事故
- ·中国“人造太阳”配上“赤霄光剑”
- ·关注心理健康,共享美好时光【健康幸福过大年】
- ·WTT仁川冠军赛:王艺迪逆转战胜陈幸同,夺得女单冠军
- ·韩国总统尹锡悦涉嫌内乱罪公审将于本月20日开庭
- ·民进党当局抹黑污蔑大陆惩“独”司法文件,国台办回应
- ·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